江苏分校 山东分校 浙江分校
服务热线0551-62827270
扫一扫博学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辅导资料 » 面试素材
辅导资料
【安徽博学】2022年安徽公务员面试/安徽省事业单位面试热点素材资料——守正创新,让文物活起来!如何落实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2-04-12 08:53:42    |    发布人: 博学教育    |    点击次数: 1802

 守正创新,让文物活起来!如何落实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整个文博界的热点话题。究竟如何理解“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有哪些方式?如何落实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 

    让文物活起来,首先要保证文物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表示,站在博物馆学的语境下谈文物活起来,就是要求博物馆把收藏、保存、研究、传播、展示、教育等功能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密切联系的整体。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苏伯民表示,要让文物活起来,第一:要把文物保护好,第二:用人文的、科学的手段,把文物的价值研究透、挖掘好,并形成文物的综合价值;第三:把这些价值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分享给广大群众,让他们了解文物背后隐藏的知识和奥秘。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潘路表示,他理解的让文物活起来也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运用新媒体手段向百姓传播文物知识;第二,生产更多受消费者喜欢的文创产品,增加大众对于文物的理解;第三,通过文物保护,为文物展示、交流保驾护航。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让文物遗址活起来,就是在做好文物遗址保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科技手段,让老百姓看懂。

    那么,让文物遗址活起来有哪些具体方式?王巍表示:“以前,老百姓看不懂我们的考古工作。而现在,利用三维技术,用‘再现’的方式,让老百姓既能看到遗址本身,又能看到遗址复原后的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则表示,以前文物遗址很难让它活起来,但近年来通过建设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等吸引观众前来,就让原来荒凉的遗址“活了起来”。

    此外,代表委员们表示,“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还有很多,包括开发文创产品、举办讲座等等。“我觉得,在中央发出让文化活起来的号召之后,在整个文博界、考古界都产生了很多的变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王巍最后表示。 


    好文创产品也能“让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随着多个博物馆文创的利好政策出台,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而好的文创产品可以更好地让“让文物活起来”。那么,代表委员们买博物馆文创产品吗?节目中,五位代表委员均透露,自己都有购买文创产品的习惯,并分享了自己购买文创产品的经历。

    那什么样的文创产品是好文创产品?从事博物馆相关工作的安来顺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我看来,成功的文创产品首先必须是和这个博物馆自身的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其次,成功的文创产品背后往往有一个非常优秀的、有品味的设计团队;再次,还要有优秀的制造商,将文创产品批量的、规制化的生产出来,最后,搭建一个比较好的销售、营销的渠道,将文创产品卖出去。”


    “让文物活起来”不等于“文物娱乐化”

     近几年,“文物娱乐化”在人们喜闻乐见的同时也备受争议。面对这样的现象,五位代表委员表示,简单的把文物通过纯粹娱乐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会减损文物的历史厚重感。

    “面对新出现的互联网现象,博物馆和文物单位的工作者不应完全抵触,应该研究这种大众比较容易接受的快捷的新方式,研究如何借助新方式更好地为博物馆的展示、教育等功能服务。”苏伯民代表认同探索的同时也建议,“需要互联网界和博物馆界两方面的人共同研究,创造出适合大众口味的较高品位或高品质的节目,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把博物馆的文物通过纯粹的娱乐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那样会减损文物的历史厚重感”。

      王巍建议,无论是文艺创作者还是博物馆或者媒体,都应该以“引导”为己任,研究如何传播文物所记录的深邃的、丰富的内涵。“文物被娱乐化的形式传播,一味地迎合大众,容易混淆视听,导致有些人被娱乐化的虚假信息蒙蔽,从而误导大众对文物真实情况的了解。”

    “刚看到网上流传的‘陶甬活动起来’、‘皇帝从古画中走出来’等娱乐化文物的视频时,我感到不适应”,贺云翱认为,博物馆应该保存历代先人创造的文化财富,并通过一些陈列、展示、出版等方式进行广泛传播,“但是传播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科学知识、真实的文化内涵,要坚守这些底线,过分地娱乐化不是博物馆的方向。”

     安来顺表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化技术进入各个领域是正常的,进入博物馆领域也不可避免,若是为了娱乐而娱乐,那么对博物馆文化是有害的;若是运用得当,就可以成为弘扬博物馆文化的延伸手段”。

     潘路表示,“新的技术本身没有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关键在于把握导向,发挥其正能量的一面,把恶俗一面遏制住”。

   

     落实“最后一公里”:保护是前提,沟通协调是核心,人才是关键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利用的政策。“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打通文物保护、利用的“最后一公里”?五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表示,“落实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保护是前提,沟通和协调是核心,人才是关键。”

     保护是前提。“顶层设计要见成效的话,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个文件的成败或者效果如何,往往体现在‘最后一公里’上。”在今年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呼吁,“现在市县级文物机构队伍编制有弱化的趋势,在这里拜托各市县的书记、市县长们,正在进行的市县机构改革当中,能够结合本地实际,多关心和支持一下我们基层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队伍建设,请他们在决策时能够‘高抬贵手’,在‘最后一公里’上为我们做好基础工作,因为我觉得落实、落细、落地的关键,往往是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拜托各地的书记、市县长们。”

    贺云翱说:“我觉得刘玉珠部长向全国发出这样一个呼吁是有原因的。我希望我们的政府、社会各界都要记住,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只有保护好才能对得起历史,只有保护好才能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国文物事业的水平。”

    沟通协调是核心。《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部门要明确分工、形成合力,强化制度供给和资源要素支持,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但是在落实当中,还存在沟通不顺畅的问题。

    “各政府部门之间、地方政府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是‘最后一公里’的核心问题。”安来顺认为,“文物保护也好、利用也好,要作为政府的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处理。光靠一个部门或者一个文件可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此需要各个地方、各个部门之间紧密协调,密切的沟通。”

    “我认为‘落实最后一公里’实际上面临两个问题:具体的组织实施者要从制度管理这方面做好具体的策划;保护工作者要把具体的技术问题解决。这方面我们还需要走很长的路,还要做很多的工作。”潘路说。

    人才是关键。《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制定文物博物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指导意见,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实施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加大对文物领域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但是在落实当中,人才缺乏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要加强文物行业基础研究人员的培养。只有培养出大量专业人才,才能将不专业的人员置换出来,这是目前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苏伯民表示。

    王巍也表示,考古工作、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的主体是人,是最了解“让文物活起来”这个内涵的。因此,他们必须要有主体意识,思考自己工作的内容怎样展示最合适?找什么样的机构合作最好?另外,技术的支撑和经费的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否则活起来就只是一个口号,很难落实。”

 


 

转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邵希炜 李冬阳)

 

分享到: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53号国旅大厦6楼(安农大南门)

联系电话:0551-62827270 / 62833186

合作伙伴: 国家公务员局网 安徽省人事考试网 安徽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 铜陵人事考试网 阜阳人事考试网 蚌埠人事考试网 池州人事考试网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 亳州人事考试网 QZZN

友情链接: 浙大博学 江苏博学 山东博学 安徽省人民政府 合肥人事考试网 合肥市公务员局 淮北人事考试网 芜湖人事考试网 马鞍山人事考试网 黄山人事考试网

博学公务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16021577号-1 经营许可证号:9134 0100 6910 69516R;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3 www.ah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