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的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习近平的调研故事》的署名文章,文章中引用的习近平总书记“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工夫”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细悟。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和成事之道。“深、实、细、准、效”这五个字,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为调研工作立下的“规矩”,也是他多年调查研究的经验总结。
“求深”忌浅,深入一线接地气。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才能发现真问题,找到真方法。那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调研,实际上就是一种“蜻蜓点水”,什么情况也发现不了。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农家小院听民声、问真情,走到田间地头察民情、解民忧。要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在“接地气”的过程中取真经。
“求实”忌虚,实事求是摸实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些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的,就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听不到真话、摸不到实情的。要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把屁股端正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在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中听真话,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要杜绝虚晃一枪的假调研,摒弃纸上谈兵、坐而论道,自觉做到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赢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求细”忌粗,细致入微寻良方。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事业的成功,往往都是从细节上抓起的。如果粗粗拉拉、大而化之,就会失去准确把握问题的机会,让调研功亏一篑。调研要追求精细化,在细致分析、见微知著中以小见大、“解剖麻雀”。要杜绝“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式的调研,从细微之处找到蛛丝马迹,从抽丝剥茧中发现问题、了解实情。要对准关系民生的细节小事,在“窥一斑而见全豹”抓住问题的本质。
“求准”忌偏,准确有力治顽疾。调查研究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发现的问题不准确,就会制定错误的方案,采取错误的行动,最终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偏离正确的轨道,导致“头痛医脚”,效果自然无从谈起。要杜绝“嫌贫爱富式”调研,方方面面都要看到,在精准上下功夫,在准确上见成效,这样才不会“盲人摸象”、以偏概全。要善于运用“望闻问切”的方式,找到问题症结,做到对症下药,对准“病灶”靶向治疗。
“求效”忌浮,效果明显解民忧。调查研究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服务群众上,体现在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上。如果作风飘浮,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的作秀式调研,搞“拍脑袋”式的盲目性调研,搞“一阵风”式的扎堆式调研,难以收到实效。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杜绝浮于表面,瞄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难点、打通堵点、消除痛点,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增进民生福祉。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53号国旅大厦6楼(安农大南门)
联系电话:0551-62827270 / 62833186
博学公务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16021577号-1 经营许可证号:9134 0100 6910 69516R;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3 www.ah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