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分校 山东分校 浙江分校
服务热线0551-62827270
扫一扫博学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辅导资料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辅导资料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语句表达0011
发布时间:2017-11-01 08:50:18    |    发布人: 博学教育    |    点击次数: 2911

1.毫无疑问,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变动中的社会。但正是变动中的社会更能为学术繁荣提供最为活跃的舞台。历史上,那些卓越的思想理论,                           。因为,只有当社会处于剧烈的变动之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问题以及社会的结构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更为集中、更为清晰地展露出来。

    填人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A.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大都产生于变动的社会之中

B.无论是形而上的,还是形而下的,大都产生于变动的社会之中

C.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大都产生于稳中有变的社会之中

D.无论是形而上的,还是形而下的,大都产生于稳中有变的社会之中

2.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       ,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A.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

B.那静静的柔波是这样的空荡,柔情

C.那粼粼的水光是这样的迷茫,深沉

D.那弯弯的涟漪是这样的袅娜,迷离

3.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4月2日和3日的下午,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拔河比赛,我们班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第一名。

B.奶奶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却久久在我的心头回响。

C.老师希望这本书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D.老师让几个班委会的干部组织好明天的班会活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知是曾几何时,报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缅怀往事的文章,感慨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B.我们顺利地按照老高头画得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

C.他做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D.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5.①也许,除了反思民众的文化素质,不妨再问问,是什么绊住了百姓走向正规医院的脚院的脚步?是什么促使百姓寄希望于那些“神医”?

②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防止“神医现象”再现的关键所在。

③可是怎样既在社会制度层面、民生层面,又在精神领领域顺利完成这种“现代性转换”,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④实际上,作为一个转型中的拥有悠久传统文化的的古国,出现张悟本、李一等“神医现象”也算是一种“必然”。

⑤除了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我们对病患及其家属的精神关怀是否充分?有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①⑤④③②

B.①⑤④②③

C.④③②①⑤

D.④③①⑤②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通过空白处前面一句话“那些卓越的思想理论”,  可知后面解说的应该是针对思想理论的内容,而非区域,故排除A和C。再通过“正是变动中的社会更能为学术繁荣提供最为活跃的舞台”可知,后面的句子强调的应该是变动的社会,没有体现稳定,排除D。故答案为B。

2.答案: A

解析:

该题考查语句的选择填空。文段选自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根据下文中的“等到灯火明时”可知现在,在“天色还未断黑”时看不到水光,首先排除C。“涟漪”指被风吹起的水面的波纹,“袅娜和迷离”无法体现出“水阔填空之想”,只有“纸醉金迷之境”,排除。“静静的柔波”突出静态之美,“漾漾”指水波飘荡的样子,具有动态之感。根据下文中“暗淡的水光偶然闪烁出光芒”可知水波不是静止的,应选用“漾漾”。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项是“4月2日一整天和4月3日下午”,还是“2日和3日共两个下午”,存在歧义。B项奶奶是暂时不在“我”身边还是已经去世了,存在歧义。D项“几个”修饰“班委会”还是“班委会的干部”,存在歧义,指代不明。

C项语义通顺,没有歧义。

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病句辨析题。

A项成分赘余,”曾几何时“就包括”不知道(时间)“的意思,应删去“不知是”。

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按照老高头画得那张简图,顺利地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

D项搭配不当,”动员“后面只能跟人,无法”动员同学们的积极性“。

C项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D

解析:

此题为语句排序题。

阅读题干,可知①⑤阐述“神医现象”出现的原因或引发的思考,而④则引出“神医现象”这一话题,故可知④应在①⑤之前,因此排除A、B两个选项。②应在①⑤之后,“解决这些问题”中的“这些问题”即指代上文中“医疗资源”“精神关怀”等,故排除C。④先提出“神医现象”出现是一种必然,③承接④提出“神医现象”出现的原因,①、⑤解释原因,②进行总结,呼应④。

故正确答案为D。

 

分享到: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53号国旅大厦6楼(安农大南门)

联系电话:0551-62827270 / 62833186

合作伙伴: 国家公务员局网 安徽省人事考试网 安徽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 铜陵人事考试网 阜阳人事考试网 蚌埠人事考试网 池州人事考试网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 亳州人事考试网 QZZN

友情链接: 浙大博学 江苏博学 山东博学 安徽省人民政府 合肥人事考试网 合肥市公务员局 淮北人事考试网 芜湖人事考试网 马鞍山人事考试网 黄山人事考试网

博学公务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16021577号-1 经营许可证号:9134 0100 6910 69516R;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3 www.ah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