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下列对“禽流感”的定义,准确的一项是( )。
A.禽流感是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受到感染的一种传染病
B.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
C.禽流感是能同时给禽类和人类造成大量死亡的流行性感冒传染病
D.禽流感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
1.2.
对文中“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监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兽医与人类健康专家之间缺少联系
B.指人类无法控制禽流感,说明这个世界十分脆弱,连小小的病毒都对付不了
C.感叹世界上还没有跟踪鸟类、监控动物疾病的机构
D.指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方面还存在漏洞
1.3.
不属于专家们认为及时公布疫情信息的好处的一项是( )。
A.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
B.减少经济损失
C.降低诊断试验的费用以及在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
D.使科学家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
1.4.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动物疾病,要求成员向其报告动物疾病的情况
B.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合作
C.世界卫生组织已开始研究建造水坝和其他环境因素可能怎样改变了鸟类的迁徏方式,并促进了禽流感的传播
D.科学家已从鸭子、鹅、天鹅和火烈鸟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H5N1变异病毒
希望得到珍贵的宝石吗?那就去黑洞附近碰碰运气吧。天文学家日前在观测中发现,一些特大质量的黑洞就如同宇宙中的“宝石工厂”,喷射出大量的水晶、红宝石和蓝宝石。这一发现将揭开构成宇宙的第一批恒星的尘埃的来源之谜,同时也为生命的物质之源找到了起点。
据美国《科学日报》10月10日报道,一个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对一个编号为PG2112+059的类星体进行了观测,它位于距离地球约80亿光年远的一个星系中央。研究人员发现了沙子、玻璃、水晶、大理石和红宝石之类的矿物存在的迹象。由于这些物质在太空的恶劣的环境中无法长时间保留,因此这表明它们是刚形成的。
天文学家认为,星际尘埃逐渐聚集形成了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随后才有了地球上的生命体。如今分布在宇宙角落的星际尘埃被认为是与太阳类似的巨大古老恒星在演化到超新星阶段、衰亡爆炸时产生的,但是在137亿年“高龄”的宇宙的形成之初,形成那些原始恒星的尘埃又从何而来呢?
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尘埃来自类星体。这种有“宇宙怪物”之称的天体发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它的光谱似行星状星云但又不是星云,外形像星团又不是星团,发出的射电如星系又不是星系,它的内部呈螺旋状结构,中心是质量超大的黑洞,周围环绕着尘埃密布的环状星云。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已知的最为活跃明亮的、正在形成中的星系,黑洞的强大吸引力将物质吸引进去,而由此产生巨大气压又形成“黑洞风”将物质吹离。就是在这场从未停歇的宇宙“拔河比赛”中,催生了恒星和新元素的出现。
最新的观测结果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研究报告主要作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西斯卡-马克维克-肯普说:“我们惊讶的发现那些刚形成的尘埃是从特大质量的黑洞中吹出的风中来的。世界万物最终都来自宇宙尘埃,这揭开了我们来自哪里的所有疑问。”另一名研究小组成员、洛杉矶加州大学的莎拉-盖拉格尔则表示:“类星体就像《芝麻街》中的‘甜饼怪’,它们以风的形式喷射出的物质似乎比它们吸入的物质更多。”
这项研究的报告将发表在本月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还计划在其他类星体周围寻找尘埃的踪迹以进一步证明他们的发现,他们认为,也有可能类星体并不是早期宇宙唯一的尘埃来源。马克维克-肯普表示:“在某些环境下,超新星可能对尘埃形成更重要,而类星体可能在另外一些环境中显得作用更大。”
2.1.
“由于这些物质在太空的恶劣的环境中无法长时间保留,因此这表明他们是刚形成的”这句话用意何在?( )
A.为了说明这些物质确实是由类星体产生的
B.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只是客观报道研究成果
C.说明这些宝石新鲜与珍贵
D.说明太空的环境非常恶劣
2.2.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现在整个宇宙也有可能源于类星体喷射出来的尘埃
B.所有的天体都是由黑洞喷射出来尘埃汇聚而成的
C.类星体是黑洞
D.古老的恒星之后会变成类星体
2.3.
关于黑洞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宇宙可能起源于黑洞
B.黑洞的“拔河效应”可能最终导致星系的形成
C.黑洞具有超吸力,但由于黑洞风的影响,却吸入不了多少物质
D.由于黑洞的吸引力,类星体发不出多少光
2.4.
根据文意,以下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文中的研究结果正确的话,那么在每个类星体周围都应该可以发现类似的宇宙尘埃
B.如果研究人员在其他类星体周围没有发现类似的宇宙尘埃,也不会影响他们已经得出的结论
C.类星体是唯一能够形成宇宙尘埃的天体
D.形成原始恒星的尘埃很可能是超新星喷射出来的
2.5.
以下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人类来源于尘埃
B.天文学家发现特大黑洞喷射出大量宝石
C.宇宙形成之初
D.宇宙“拔河比赛”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全球气候变暖,之前普遍认为“极其可能”是人类影响造成的。但是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最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气候变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刚好位于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该研究还认为:今年已经达到这一暖相位的峰值位置,接下来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即将开始百年气候变冷周期,这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科学家就利用这一优势,分析了5350年以来(截至2005年)小龙湾玛珥湖周边地区植物花粉种类的变化。在植物花粉含量的变化中,有两种花粉(适合寒冷气候的松树花粉和适合温暖气候的栎属花粉)的含量相互消长,呈现周期性变化。
根据松树花粉增加和栎属花粉减少的峰值,指示的气候最寒冷时期先后出现在公元前2700年、公元年220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年1200年、公元年900年、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00年,以及公元200年、700年、1200年和1800年前后,约年500年出现一次寒冷期。花粉含量的谱分析结果也呈现出显著的500年周期。
在中国历史上,1550年至1851年,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曾发生大规模极寒天气,被称为“明清小冰期”。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这方面卓有成果,他注意到,清朝初年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北游录》,里面提到当时不但中国北方寒冷,就连江南也出现了河面结冰的情形。1654年(顺治十一年)11月,京杭大运河的吴江段冰厚三尺多,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阳历11月南运河封冻,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由于温度下降,中国的农业经济也遭受了打击。清朝叶梦珠编辑的《阅世编》记载,江西柑橘本是贡品,当地家家户户广泛栽种。然而,在“明清小冰期”最盛的顺治、康熙年间,橘树常常被冻死,橘农吓得不敢再种橘树。
“明清小冰期”应该算得上是距离今最近的一次寒冷时期了。中科院的研究认为,大约从公元1830年开始了一个暖期,现在处于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可能已经达到峰值位置,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这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3.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关键词的一项是( )。
A.500年周期 全球气候
B.明清小冰期 竺可桢
C.峰值 花粉含量谱分析
D.暖相位 冷相位
3.2.关于中科院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为自然周期所致
B.东北气候变化研究的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
C.未来有进入气候冷相位的趋势
D.花粉含量分析是气候研究的最有效手段
3.3.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显示气候变暖
B.松树和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
C.花粉含量变化显示属于气候呈现冷暖周期
D.气候研究最可靠的数据多集中在公元前
3.4.关于“明清小冰期”,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京杭运河南段出现了少有的封冻现象
B.竺可桢的《北游录》记载了当时的状况
C.江西的柑橘种植遭受了严重打击
D.曾出现过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极寒天气
3.5.这段文字主要( )。
A.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B.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C.介绍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成果
D.论证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它的顶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堪称世界之最。
近半个世纪以来,地质学家对喜马拉雅山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对青藏高原进行实地勘测,弄清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来龙去脉。科学家们从喜马拉雅山的远古海底沉积层中找到了鱼龙、三叶虫、珊瑚、海藻等古海洋生物的化石标本,从而证明:早在4000—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处的地区就是一片湛蓝的大海。
众所周知,地球最上层约不到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叫做岩石层,岩石层可以发生脆性断裂,形成为数不多的板块,板块之间可以作相对运动。根据板块大地构造的假说,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互相碰撞,使得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褶曲隆起所致。这样古海便渐渐消失,代之以高耸入云的山脉。
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印澳板块至今仍在向北漂移,致使喜马拉雅山脉继续不断升高。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升高了500米,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是不会超过万米的。他们曾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作解释, ①我们用雪白细嫩的豆腐来“叠罗汉”, 不需叠上几层,最底层的豆腐必将由于承受不了其上的压力而最终“垮台”。这个例子同样适用于山脉的升高。因为山脉的升高也像是“叠罗汉”,只不过是用泥土、岩石在不断堆积而已。在山体不断抬升之际,山底所承受的压力也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偌大的山体就会像豆腐那样散架崩塌。
经过推算,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至10000米时的负荷。这一假说同样证明了地球上至今没有万米高山的原因。
然而,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 ②上升速度仍保持每年5厘米不变, 不用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到那时,喜马拉雅山脉是散架崩塌,还是继续高耸在地球上,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
4.1.
对第二段两句话之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果
B.条件
C.转折
D.解释说明
4.2.
对第三段的大意有几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了地球表层的情况
B.说明了地球的构造
C.说明了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
D.说明了板块大地构造假说是如何形成的
4.3.
对科学家推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能否超过万米还是个谜
B.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有可能超过万米
C.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也不例外
D.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最高只能达到万米
4.4.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地球上层约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
B.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相互碰撞褶曲隆起所致
C.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高度可达万米
D.喜马拉雅山如果每年上升5厘米,再有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
4.5.
文中①—②处缺少了两对关联词,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A.只要……就,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如果……就
C.只有……才,因为……所以
D.如果……那么,如果……那么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据专家们说,从解密的卫星数据中整理出来的新的海底图,其详尽程度是过去海底图的30倍。把它们和船上探测获得的大比例尺海洋图加在一起,科学家们便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各个不同地点的海洋深度。
这些海底图还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数百万年来地球板块是怎样移动的。这些海底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局和大气管理局的史密斯与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桑德威尔一起绘制的。他们根据卫星测量的、由地球引力变化引起的海面海浪相撞推断出海底特性,从而绘出了这些海底图。史密斯说,这些海底图上有山脊、海沟、火山以及可能蕴藏着矿产、石油和天然气的沉积地。如果利用船上最好的技术收集整个海底的同类信息,可能要花125年才能完成。他说这些海底图有助于改进影响气候模式和全球变暖的洋流和海洋流量的模型。
这些信息,由于曾被美国海军在有战略意义的海域用于帮助潜艇导弹制导,所以10年来(截止到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海军和欧洲航天局公布这些解密数据)一直列为保密内容。
5.1.
本文最主要的信息是( )。
A.美国公布了一批销密的卫星数据
B.史密斯和桑德威尔掌握了绘制海底图的最新技术
C.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海底详图被整理出来了
D.卫星对海底的测量既迅速又详尽
5.2.
第二段最后一句“改进”的对象指的是( )。
A.气候模式的洋流模型
B.洋流和海洋流量的模型
C.影响气候变暖的模型
D.气候、洋流和流量的模型
5.3.
新的海底图有许多用处,对此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改进了石油和矿产的探测方法
B.可用于帮助潜艇导航和导弹制导
C.清楚显示地球板块怎样移动
D.了解不同地点的海洋的深度
5.4.
根据本文,科学家通过卫星获得海底信息所凭借的基本手段是( )。
A.对海底特性的测量
B.对海面和海底的观测
C.对海浪相撞做推断
D.对引力变化进行测算
5.5.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从卫星数据中整理出来的新的海底图,比过去的海底图详尽得多
B.利用船上最好的技术收集整个海底的同类信息耗时长
C.随着科技的发展,船上控测已没有多大意义
D.卫星测量的海底图可以清晰地显示数百万年来地球板块是怎样移动的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B
解析:
文段“禽流感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其传染源主要是鸡、鸭,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也可能会受到感染。此外,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也能传播病毒。”介绍了禽流感的定义,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因此,正确答案为B
1.2.答案: D
解析:
1.3.答案: C
解析:
篇章中第三段“如果及早发现并做出有效反应,本来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并使科学家们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可以看出及时公布疫情信息的好处。只有C项内容不是文段中提到的好处。因此,正确答案为C
1.4.答案: A
解析:
篇章中第二段“虽然世卫组织研究一些动物疾病,但它并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这些动物疾病的情况。”可知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动物疾病,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动物疾病的情况。因此,正确答案为A
2.1.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理解。
该句是第二段中的最后一句。第二段首先报道人们对类星体的观测,并且观测到了沙子、玻璃、水晶等这些物质的存在迹象。如果就写到这里,并不能说明这些物质就是类星体产生的,因为这些物质也有可能是从别处来的。加上最后一句,说这些物质是刚形成的,由此便能推出这些物质就是类星体自身产生的,符合A项表述。B项不符合文意,C、D项理解肤浅且不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A。
2.2.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四段第二句”这种有'宇宙怪物'之称的天体发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它的内部呈螺旋状结构,中心是质量超大的黑洞,周围环绕着尘埃密布的环状星云“中”这种宇宙怪物”指的是其前一句提到的“类星体”,由此可知,类星体的中心是黑洞,故黑洞只是类星体的一部分,二者并不等同,因此C项错误。
A、B项根据第三段最后一句“如今分布在宇宙角落的星际尘埃......,形成那些原始恒星的尘埃又从何而来呢?”以及第四段第一句“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尘埃来自类星体”可得出;同理,D项可由这两句得出,形成原始恒星的尘埃来自类星体,而古老恒星在演化到超新星阶段、衰亡爆炸时产生了星际尘埃,因此古老恒星演化到的这个阶段即类星体阶段,即古老的恒星之后会变成类星体。
故正确答案为C。
2.3.答案: D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材料第四段“来自类星体......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已知的最为活跃明亮的、正在形成中的星系”可知,类星体是已知的最为活跃明亮的,因此D项“类星体发不出多少光”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2.4.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A项正确,可以由文中“这些尘埃来自类星体”推出。根据第五段西斯卡-马克维克-肯普的话可知尘埃来自类星体的黑洞,而类星体都有黑洞,那么类星体周围都应该有尘埃,即类星体是有尘埃的充要条件。B项不能推出,如果其他类星体周围没有尘埃,那么表明类星体并不都会喷射出物质,这与第五段中盖拉格尔的表述矛盾。C项错误,由最后一句话可知。D项不能推出,因为文中最后只说“超新星更重要”,并没有指出超新星“喷射”尘埃,也可能是“爆炸”等。
故正确答案为A。
2.5.答案: B
解析:
此题为标题选择题。
标题应当能统领全文,说明主要内容,并且有一定的吸引力,由此B项最适合作本文标题,为正确答案。A、C、D项没有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
3.1.答案: A
解析: 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先强调了关于“气候变暖的新观点”:气候变暖存在500年的自然周期;随后通过对“花粉”的研究和“明清小冰期”来进行解释说明。所以,核心是围绕着“全球变暖”和“500年周期”来论述的。B、C、D项都是属于解释说明部分,本身不是重点。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3.2.答案: D
解析: D项表述“最有效手段”太过绝对,所以不选。A项强调的“周期”与第一段中科院提出的新观点“气候冷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相同;B项强调的“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与第二段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可以准确定年……分析了5350年以来的……”符合;根据最后一段信息,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3.3.答案: C
解析: 根据第二段及第三段信息可知,“花粉含量变化的谱分析结果也呈现出显著的500年周期”,C项说法正确。根据第二段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院……利用这一优势,分析了……”可知,沉积层本身并不能显示气候冷暖,A项错误;根据第二段信息“适合温暖气候的栎属花粉”可知,B项“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错误;D项“最可靠数据”表述太绝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3.4.答案: B
解析: 根据第四段信息“清朝初年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北游录》……”可知,B项偷换概念。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3.5.答案: C
解析: 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先强调了关于“气候变暖的新观点”:气候变暖存在500年的自然周期;随后通过对“花粉”的研究和“明清小冰期”来进行解释说明。可知,是在介绍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成果。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4.1.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判断语句逻辑关系的能力。
材料中第一句讲各国学者弄清了喜马拉雅山的来龙去脉;第二句具体讲各国学者是如何弄清来龙去脉的,对第一句做具体的说明,故D选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4.2.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由关键词“根据”将材料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板块运动的知识介绍,为背景说明;后半部分为主旨内容,即“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互相碰撞,使得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褶曲隆起所致”,故C选项正确。A、D选项未抓住重点;B选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4.3.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辨析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虽然科学家推算10000米为山脉上升的极限负荷,但关于山脉最终高度的推算均为假设,并非确定性信息,此外,在最后一段中,“然而”做为关键词表转折,可知,“喜马拉雅山脉是散架崩塌,还是继续高耸在地球上,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故A选项正确。C、D选项过于绝对,B选项过度推论,均与材料相违背,故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A。
4.4.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的能力。
根据材料“地球最上层约不到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可知,A选项“约100公里”与材料中“约不到100公里”不符,故不选;喜马拉雅山是由于板块运动、碰撞使得“巨厚沉积岩褶曲隆起”形成的,而非“沉积岩相互碰撞”,B选项表述错误,故不选;根据“至今还是一个谜”可知,D选项将不确定信息确定化,故不选。由材料“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至10000米时的负荷”和“至今还是一个谜”可知,C选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4.5.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选择关联词填空的能力。
分析①处前后语意可知,句子前后构成假设关系,前句提出假设,后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结果,“用豆腐来叠罗汉”为假设,“最终垮台”为结果,故用关联词“如果……那么”,故排除A、C选项;分析②处前后语意可知,前后仍为假设关系,“如果……就”与“如果……那么”均为表假设的关联词,但,“就”在此处不符语法应用,语句不通,排除B选项,综上选D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D。
5.1.答案: D
解析:
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全文第一段提到“从解密的卫星数据中整理出来的新的海底图,其详尽程度是过去海底图的30倍。”可知实际上,本文就是在强调卫星在测量方面的优越性即又迅速又详尽,D选项描述准确,其他三项都不是文章的最主要信息。
故正确答案为D。
5.2.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理解。原文中“有助于改进影响气候模式和全球变暖的洋流和海洋流量的模型”,将定语去掉,找到宾语即可只有B项是最全面的。故正确答案为B。
5.3.答案: B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从文中最后一段的时间描述来看,“(这些信息)帮助潜艇导航和导弹制导”在前,“新的海底图” 在后,所以新的海底图没有“帮助潜艇导航和导弹制导”的作用所以B项错误。从文中第二段可以推断出选项A、C、D选项表述均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5.4.答案: C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文中第二段第三句话指出,“他们根据卫星测量的、由地球引力变化引起的海面海浪相撞推断出海底特性,从而绘出了这些海底图”这说明,“对海浪相撞做推断”是科学家通过卫星获得海底信息所凭借的基本手段。故正确答案为C。
5.5.答案: C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文中并未直接说明卫星测控可以替代船上测控。而文中第一段提到“从解密的卫星数据中整理出来的新的海底图,其详尽程度是过去海底图的30倍。把它们和船上探测获得的大比例尺海洋图加在一起,科学家们便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各个不同地点的海洋深度。”可见是卫星探测和船上探测的结果加在一起,科学家才能更清晰的了解海洋的深度。所以C的表述有问题。故正确答案为C。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53号国旅大厦6楼(安农大南门)
联系电话:0551-62827270 / 62833186
博学公务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16021577号-1 经营许可证号:9134 0100 6910 69516R;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3 www.ah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